无人机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

  • 2024年03月26日

01

背景
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。早期农村环境“脏乱差”的形象深入人心,与城市的环境优美形成很大的差距,因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问题迫在眉睫。

通过无人机“空中巡查”,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,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。无人机巡查范围涉及村庄主要道路、房前屋后、河道等重点区域,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空中抓拍;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,会第一时间交给责任单位进行整改,形成发现问题、核查问题、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模式,并做好“回头看”巡查工作。

02

应用场景

01

违章搭建巡查

无人机巡查视野广阔、机动性强;填补了以往常规巡查方式的不足,解决了过去难以及时发现“隐蔽偷建”、高空作业难以监管等问题,有力震慑了违法违建行为,确保全面及时掌握违建动态,并在违建苗头阶段遏制问题的发展。

02

垃圾倾倒巡查

农村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时有发生,主要体现在垃圾简单露天堆放、河道旁倾倒垃圾等问题;垃圾清运不及时长期堆放,异味明显,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。部分村民环保意识不足,在房屋周围、道路旁,甚至山林中露天焚烧垃圾,一方面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,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火灾,影响村民生命财产安全。

无人机以俯视的视角检查,效果更好。传统的人工检查方式在地面通过目视的方式检查,视野较差,房屋、树林等地形极容易对视线产生遮挡,导致无法发现问题。无人机航拍的方式变换了检查的视角,无地形的遮挡,检查范围更大,可以及时发现问题,效果更好。

03

河道漂浮物巡查

传统工作模式都是工作人员骑着电瓶车在河岸边巡视,在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方,甚至需要徒步前往,部分地区存在视野盲区,无法及时发现漂浮垃圾。

高空巡视的无人机借助AI识别算法,可以在航线巡查任务中对水面情况进行不间断实时监测,当水面出现漂浮物时主动触发报警,同步推送报警信息至无人机管理平台,后台提醒巡检人员及时打捞处理,将巡检人员从繁杂而枯燥的“盯屏幕”任务中解脱出来,极大减轻人工巡逻及盯屏等繁重工作。

03

案例及价值体现

目前无人机已经实现自动化巡查,利用大疆机场,进行规划航线、智能识别、充电存储等功能,可以在没有人员参与的情况下进行智能巡查,成本更低;同时巡查过程中减少操作人员的主观干预,巡查的效果会更好。

苏州吴江三扇村自去年11月引入全自动巡检无人机,不断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;无人机搭载变焦高清镜头,配合图像AI算法及无人机管理平台,针对村内的违章搭建、垃圾倾倒、河道漂浮物等问题开展巡查整治。

村域管辖面积约7平方公里,无人机航线覆盖整村范围,根据实际巡查需求进行高空无死角拍照取证,并通过后台AI算法,快速识别可疑问题并拍照取证,照片上传到无人机管理平台经过人工审核,生成处理工单,推送到地面工作人员的手机,进行快速处理。

无人机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巡查,弥补了人力巡查的不足,村内问题能够得到快速处置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,保障乡村环境干净整洁、美丽有序。